传统卖货模式困难?你需要“重构”团队组织!
2021-09-13 09:12
作者:全球跨境电商知识服务中心

我们今天来聊一聊传统“卖货模式”经营困难?你需要“重构”团队组织!

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团队架构”的问题。在和一些跨境卖家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人都会谈到“团队基因”这个词。他们告诉我,现在很多跨境卖家,也包括大卖家们,都想转型“做品牌”,但是团队的基因就是“卖货的逻辑”,所以很难转型成功。

如今,行业里也涌现出很多“小而美”的跨境团队,尽管团队人数不多,可能在二三十人的规模,但是在项目初期,就以“做品牌”为终极目标,并且用心打磨产品。我也陆陆续续接触了几家这一类型的公司。

其中一家是专注“睡眠科技”类产品的跨境品牌,名叫Vesta,这个品牌的创始人谷振宇告诉我,他们的项目推动并非像传统的公司,划分为各职能部门,而是围绕着“产品线”去推进工作,不同职能的员工都会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程度的参与到“整条产品线”的全流程。

其实,这也是在国外比较普遍的一种团队架构形式。试想一下,如果市场部的员工在接手项目之前,都没有见过产品是什么样的,不知道它是怎么诞生的,怎么能做好营销。所以,在这样的团队架构中,所有人都是跟着产品线,从一开始就参与到产品的项目中。

比如,你想在美国市场重新推出一款科技感十足的“被子”,对于这个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产品形象,如何推翻并且重新定义呢?

Vesta的做法是,会让用户团队先上,在观察到美国用户的使用和购买习惯后,再由产品团队进行主导,而不是供应链团队。由产品团队牵头去成立一个项目组,由他们提出足够的产品需求,再慢慢把整个产品研发、运营的流程推进下去。

谷振宇也在交流中透露,Vesta搭建了自己的产品和设计团队,并不会直接找供应商拿货。但供应链也不只是配合的状态,因为当你对你的产品和设计有很高的要求的时候,为了实现最后最好的效果,会倒逼着团队找到最适合、最好的供应链。

一般来说,卖家会找到生产厂,但像Vesta这样以“产品”为导向的团队,他们会找到更上游的厂家,也就是材料厂。为什么呢?

一方面,从产品研发层面上来看,可以更好的把控到材料端的质量;另一方面,直接对接到上游厂商的采购,再把货分配到不同的多家生产厂商,长期来看,更能够形成一种竞争的准入机制,也就更容易实现供应链端的精细化管理。

这种方式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识?大家耳熟能详的跨境大卖家SHEIN也是早早的就把供应链端的管理做的极其细致,甚至管控到了最上游的“面辅料厂商”。而如今,在SHEIN的系统研发中心,还开发了一套成熟且复杂的供应链信息系统,来管理大量的核心供应商和外发工厂。

总结来看,小而美的跨境品牌Vesta在团队架构的搭建上,并没有划分各职能部门,而是由“产品团队”牵头成立项目组,再让各职能的员工不同程度的参与到项目的全流程。而在与供应商的合作中,将供应链的把控精细到了最上游的原材料厂商。

所以,对于这样的团队运作方式你是否赞同呢,又是否觉得可行呢?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

本文作者:缪悦

【声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最新资讯

中心动态

更多

活动专区

更多

行业报告

更多
联系我们

真实姓名*

0/8

公司名称*

0/50

手机号码*

需求类型*

招商入驻
跨境业务合作
跨境创新报道
其它
0/100

确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