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品牌出海成为跨境电商发展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对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也应当将品牌意识纳入到培养的全链路、全过程。跨境电商品牌出海人才培养应实现政产学研融合,企业端、高校端、政府端三者共同发力的多层次培育模式。
01
企业端:树立品牌战略,反馈精准需求
跨境电商企业逐步迈入精细化运营阶段,在企业出海的征途中,确立企业的品牌出海战略并进行人才招募布局,定位好不同岗位的人才职责,将精准的人才需求反馈给人才市场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需要多元背景的人才去帮助品牌实现国际化、本地化。企业不止需要具有国际背景、本地经验的销售市场人才,还需要有相关经验的财务、法务、人力资源人才帮助企业去更好地在制度、政策、法规、文化、社会、经济等各方面进行系统性地本土适应。
以品牌出海为导向的跨境电商企业通常需要基础、进阶、中级三个层次的品牌人才:
基础阶段,企业更加需要本地化运营(小语种要求)、海外广告投放、海外品牌策划等方向的职能人才;
中级阶段,企业需要品牌项目经理、国家开拓经理、设计开发主管等方向的操盘手;
而对于高管级别,企业更看重本土人才或在相关行业有直接经验的人才。从杭州综试区对于跨境电商人才需求走访的情况来看,当前品牌人才培养尚处在初期阶段,中层储备干部和高管人员断层严重,多依赖于企业自发培养和社会竞争。
02
高校端:挖掘学生潜质,培育基础能力
高校端作为跨境电商人才的直接供给和培养方,决定了跨境电商人才市场的素质基准。品牌意识要从校园抓起,将品牌教育纳入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跨境电商品牌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
以杭州综试区人才培养为例,目前共有20所在杭高校开设跨境电商专业或方向课程,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院校成立跨境电商学院,依托知名平台推进亚马逊“101时代青年人才计划”、eBay“E青春”计划,助力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和“数字化人才”的培养。
此外,杭州综试区通过举办跨境电商品牌创业创新大赛集聚海外留学生资源,培养一批具有品牌思维、本地市场洞察、海外生态服务运用与管理能力的国际化团队。阿里巴巴GDT全球商业挑战赛就是一个生动实例:它基于企业真实的出海需求,以政府搭台、年轻创业者联动,发挥海外学生的本地品牌建设力、海外市场洞察力优势,2021年,赛事覆盖12个国家,收到1067个团队报名,共产出百余个优秀品牌出海方案,成功协助多家杭州出海企业在DTC品牌建设上迈出“第一步”。
03
政府端:鼓励社会培训,集聚高端人才
国务院于2022年2月新批准第六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已达132个,综试区的建设能有力推动跨境电商人才本地化、品牌化培养。全国第一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中国(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在跨境电商人才体系建设上走在了前列。
杭州综试区联合跨境电商平台,建设区域性品牌培训中心,开展品牌设计、研发、专利申请、国际认证、品牌推广、知识产权保护培训,探索品牌出海国际化人才多层次培育模式。
开展跨境电商精英人才培育工程、创业人才培育工程等多层次多梯度的跨境电商人才培育工程,并认定了两批共15家跨境电商社会人才培训基地,涵盖品牌出海、数字品牌营销、品牌建设园区、跨境电商品牌运营等多维度,较大程度补充了跨境电商人才缺口。此外,杭州综试区还加强跨境电商人才引进激励,加快集聚国际高端人才,不断完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机制,为跨境电商发展建立“人才蓄水池”。